图书馆甄选些馆藏好书,一起“好读书、读好书”,共同打造“书香”校园!
01《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作者:杨素秋著
索书号:I25/1253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图书馆建设的非虚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使命与人性关怀的体现。它鼓励读者在这个忽略纸质阅读的时代重新审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通过对书中情节的深入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到,图书馆并非仅仅是一座书的汇聚之所,而是连接个人与社会、过去与未来的重要媒介。
02《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著
索书号:I247.53/172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惹得世人艳羡杨贵妃上千年,但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城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社畜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一项将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
03《了不起》
作者:冯唐著
索书号:I106/159
冯唐成事学全新力作,半生读书、写作、成事经验,对话50部传世经典,带你看到历经时间的方法。求真实,不糊涂,才能多成事;读明白了,活明白了,才是真的了不起。《了不起》,你读书的拐杖、成事的基石。
04《中国通史》
作者:吕思勉著
索书号:K20/8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政治史,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下编主讲文化现象。本书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本书的特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奈笔墨宏大过于高深,将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级读者挡在了门外,而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相对简单了不少。
撰稿:姜晓慧 终审:刘国栋